近日,小米YU7车型正式首发,不过本次并没有公布任何的价格信息,也在车型信息方面留有一些悬念,算是一次正式亮相,更多信息还有在后续上市会议时发布,根据雷军本人表示,该车将于7月份正式上市。当然此前宣传的口径一直是6-7月,也不排除有所提前。总之
具体来看,在外观方面此前早已曝光,因此没有一点悬念,本次就不过多的赘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首发的蓝色车漆之外,近几天陆续曝光了钛金属,宝石绿和熔岩橙三种车漆配色,官方声称还有5种配色没有公布,总共是9种,大体上和SU7相同,此前曝光的谍照还有明黄色淡蓝色等版本在测试,不过按照此前的经验并不一定会最终推出,还要看官方怎样的调整。车漆配色方面,一向是小米的强项,把握了时尚的前沿,本次的三款与小米SU7不太相同,此前的人气配色例如霞光紫等也不一定会在本车型上推出,还是很有想法。
在内饰部分则是本次发布的一大重点,算得上首次完整的公开,彻底推翻了SU7的设计,采用了标志性的天际屏设计,根据官方声称,由三款Miniled屏幕镶嵌于中控台面边缘,将仪表参数投影到特制的为风挡下方的黑色面板之上,形成了全景形式的设计语言,这跟此前猜测的还不完全相同,确实是没有了传统的那种有景深效果的可以投射视觉上车头前方的那种Hud,而窄条状的设计在显示面积方面显然是不如前面所说的传统模式,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当然优点是首先亮度等方面的表现达到1200尼特,大幅度提升,同时界面的丰富性可变性会有大幅度的增强,响应速度等方面也不是普通的Hud可以比拟。
技术最接近的一个是宝马,虽然或者宣传的更早,但由于进度的问题,显然将会是小米YU7车型首发,除此之外环抱式的中控台面一改此前SU7平直的造型,扶手箱前端区域也改成了更加新能源风的无按键式设计,方向盘换装了全新的造型,更加类似于SU7 Ultra,怀挡机构不可能会缺席,保持相同的可能是方向盘下方的两枚功能按键以及中控悬浮式屏幕,和位于A柱下方的额外拓展接口,三种内饰配色也和SU7不太相同,可以说有着全新的体验。当然,作为一款SUV车型,该车大幅度强化了乘坐方面的表现,前排双零重力座椅10点按摩通风加热,可调腿托等配置当然不可能会缺席,后排还有着较大的乘坐空间,电动角度调节通风加热按摩,更加厚实的扶手等元素,不过略显遗憾的是由于定位运动,前排座椅的头枕依旧是一体式结构不可拆卸,恐怕没有很好的方法形成那种前排通铺的床车式布局。
好在后备箱空间足够巨大,678升的标准容积有着明显的表现,放倒之后能够达到1758升,也有着出色的水平,不过前面上的容积就没有想象中出色,只有141升,友商10万元档的深蓝S05都做到了159升,5米长的车型这种表现只能说一般没有延续搜集那么大的优势,而另一方面的一大进化即科技配置方面的表现,首先后排追加的6.68寸移动控制屏幕,没有说明是否全系标配,当然电冰箱配置不会缺席,也是形成呼应,更重要的是采用了高通骁龙8Gen3车机芯片,显然是并非车规版本,优势是在性能方面确实突出,相比于8295p领先的至少两代。缺点就是,可靠性有待验证,毕竟应该是车圈首发,不过另一方面比亚迪品牌车型基本不用车规级芯片全部是,移动端芯片已经卖出了几百万辆,似乎也没再次出现太大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小米选择这一路线的信心之一。
当然英伟达Thor智驾芯片700Tops算力,配合全新的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方面也有着更出色的表现,不过可能是由于近期部分新闻的影响没有底气,也有一定的可能是留给下一次发布会,总之昨天的发布上没有细说这个内容。然后就是动力方面的全面提升,采用了V6s Plus电机,普及了800伏高压电车构架,后驱版本上限功率可达320马力,中配四驱版本496马力,顶配690马力,百公里加速最快3.23秒,对于SUV来讲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最高时速253公里每小时,足够的出色制动距离可达33.9米,也延续了SU7的优秀水平,与之匹配的是96.3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或101.7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纯工况纯电续航能力普遍很高,四驱顶配最低也有760公里,单电机版达到了835公里,不但超过了小米SU7,也在目前市场上SUV领域属于领先水平。
两款磷酸铁锂版支持5C超充,顶配三元锂版则有5.2C倍率,充电15分钟补能650公里,充至80%只用12分钟,依旧是出色的表现。最后则是悬挂方面的,升级两款四驱车型配备闭式双腔空气悬挂,5档高度调节,最大范围可达75毫米,最高离地间隙222毫米,有效的解决了此前SU7车型容易托底的问题,低配入门版本也有连续阻尼可变阻尼系统,给予了更加完备的体验。那么这样一来,可以预料的是,小米SU7车型在未来也会做调整,要么降价,要么增配,否则两款400伏低配车型确实是没多少竞争力,可能会成为YU7车型上市的牺牲品。更多的信息等待官方进一步公布,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