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喝八杯水,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补水的建议。但是,对于经常运动的跑者来说未必合适,因为跑者的出汗比较多,意味着水分损失也就较多。实际上,影响跑者水分损失的不只是内部因素,还有天气等外部因素。所以,在补水方面,跑者需要格外重视。
出门之前喝150-250克的水,如果是进行短跑,这些水足够弥补损失的水分,如果跑步的距离略长,回来时也不会太口渴。如果跑者在出门之前还有一定的时间,那么不妨提前两个小时多喝点水,让水分流向循环系统。临近出门时再稍微喝点水,若需要的话。
以前的专业的人建议跑者每跑一段时间就喝水,不管是否口渴。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渴了就喝。如果跑者背有水袋,补水就很方便。如果是依靠跑道旁边的补水站,那么每次补水时应该多喝一些。
即使在跑步途中喝了不少水,并不代表跑步结束之后就不需要水了。跑步结束之后,人体的循环系统依然会消耗很多水分,或许到家之后就会发现了自己依然口渴,此时仍然需要补水。
正常的尿液颜色是淡黄色。如果颜色过深,说明缺水非常严重。如果颜色清澈,意味着补水太多了。
虽然水很重要,但是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跑者由于出汗较多,电解质会随着汗水而流失,此时运动饮料是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进行长跑训练(超过一个小时)和比赛时,如果没有吃凝胶或者能量棒,运动饮料可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脱水的信号包括口干、口渴、头疼等。当跑者脱水之后,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自己的跑步表现。严重的脱水会引起头晕和呕吐,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还必须要格外注意防止中暑和热衰竭。
通过跑步前后的体重差,就不难得知自己出了多少汗。等下次跑步的时候,就清楚自己需要补充多少水分,才能防止水分流失过多。跑步前后的体重差别较多,意味着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
跑步期间补水过量是危险甚至是致命的。补水过多轻易造成低钠血症,血液中的钠含量变得很低。补水较多之后,细胞就会尝试吸收更多的水分,因此导致细胞膨胀,这会威胁到大脑。低钠血症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疼、体能不足、抽搐、昏迷等。